東風吹放花千樹,一程山水一程春。4月8日上午,新鄉(xiāng)市教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曹祖臣,市教科院院長王新偉到新鄉(xiāng)市第二十二中學調研。通過沉浸式聽課、交互式評議、研討式座談、診斷式反饋,為課堂教學精準把脈,為教師成長賦能助力。二十二中黨總支書記趙群,副校長郝子耕、彭佳、張新萍,中層干部、語文教研組長等陪同調研。
聽——沉浸課堂,此處無聲勝有聲
早晨7:30分,曹局長,王院長早早來到學校,要過課表,即采取“聽推門課”的形式,徑直走進八年級4班,聽了語文學科劉敏老師講授的《核舟記》。劉敏通過設置三大任務群:初讀,留住核舟印象;細讀,探秘核舟奇巧;研讀,解析文章巧思,以多元化朗讀為抓手,有條不紊地完成了教學任務。教師教態(tài)自然,基本功扎實,顯示了青年教師良好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。
評——各抒己見,暫教涇渭各清渾
聽課過后,大家齊聚七樓會議室展開集中評議。八年級語文教研組長陳芳率先評課:劉敏老師緊扣課標,以誦讀增強語言積累;以表演助力課文理解。共讀齊讀,以讀促學,效果顯著。
副校長彭佳從“引”字三解入手,指出教師要善于“鼓勵”學生增強自信心,也要注意“啟發(fā)”學生總結提煉,更要“提醒”學生強化當堂筆記。建議教師對標課堂教學“七感”(儀式感、貼近感、參與感、科技感、原始感、合作感、融合感)的達成來檢視授課成效。
黨總支書記趙群提出優(yōu)質常態(tài)課的標準和要求,即教學目標要登高望遠、教學內容要深入淺出、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、教學氛圍要溫馨和諧、教學效果要水到渠成。以“學生五讓”(放手讓學生觀察、思考、表達、實踐、總結)促進學科素養(yǎng)提升。
教科院院長王新偉對劉敏老師認真?zhèn)湔n的態(tài)度和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給予肯定,指出劉老師依標扣本,推進大單元教學,這是整個教研組的有力支撐。同時,王院長也建議在課堂中要多關注考與教的銜接,注重教學評一致性,思政一體,激發(fā)學生的愛國熱情。
領——篤行致遠,千里目窮上層樓
最后,市教育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曹祖臣發(fā)表熱情洋溢的講話,他勉勵大家:作為教師,要有永不言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,牢固樹立“課比天大”的理念,深度思考教學與學習雙目標達成的有效策略,更要精耕細作,持之以恒,形成備-講-評有效閉環(huán)。作為學校,要牢牢抓住教學質量這一生命線,利用教研組這個教學上的最小作戰(zhàn)單元,不斷更新校本研修的深度與高度,形成機制管理閉環(huán),大處著眼,小處入手,確保教學質量持續(xù)攀升。曹局長進一步指出,學校要深入挖掘自身特色,系統(tǒng)總結成功經驗,打造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可引領的教育品牌,全面提升學校的影響力。
此次調研,從7:30到12:30,整整5個小時。調研內容既有常態(tài)課把脈問診,又有教學閉環(huán)管理策略;既有青年教師培養(yǎng)路徑,又有多維度全覆蓋教師培訓思路;既有聯(lián)合教研課標研讀,又有教育家精神弘揚闡述。言語間,我們感受到局領導對學校班子的深切期望,體會到對青年教師的殷切希望,充分體現了市教育局對學校發(fā)展的關心、幫助和支持。市二十二中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,深入推進“三個一”活動,精準落實“四研三輔促教”,為新鄉(xiāng)基礎教育發(fā)展拿出弘德方案,貢獻弘德智慧,做出弘德佳績,跑出弘德人新時代的加速度,向著建設鼎立中原、聞名全國的現代化強校目標大踏步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