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日韩欧美,青青草97国产精品麻豆,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,日本综合久久

個案咨詢案例呈現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6-19    瀏覽:1416次

一、背景

1.一般資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XX,女,15歲,初三年級學生,獨生女。身高160厘米左右,無重大軀體疾病病史。父親在某機關工作,母親在她所就讀的學校教書,家族無精神疾病歷史。性格內向,不善于交際。父母對她的要求很嚴,期望值很高。

心理測驗結果:《癥狀自評量表》(SCL-90)測驗結果:軀體化因子2.2分,焦慮因子2.3分,其余因子分與常模比較屬正常??荚嚱箲]自評量表(TAT):得分55,屬于中度焦慮。

2.主訴和個人陳述

主訴:焦慮、 緊張、頭痛、出虛汗、不安一個月。有睡眠障礙,無食欲,對考試過分擔心,注意力不集中。

求助者陳述:我的爸爸是公務員,平時工作忙,很少與我溝通。媽媽是我們學校老師,上進心強,她所帶的班成績每次都很好。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也很嚴格,我也很聽話。小學成績優(yōu)異,跟隨媽媽上了重點初中。學校老師都認得我,我覺得我如果學習不好會讓媽媽很丟臉。媽媽也常在我耳旁嘮叨:XX老師的小孩考上重點大學了或XX老師的小孩考上市一中了。我壓力一直都很大,學習也很努力。初一初二成績很好,老師和家長都對我抱有很大期望,希望我能考上重點高中,為學校爭光??墒?,一個月前,隨著中考的臨近,總是感覺特別緊張。尤其在學校考試前一天,總是坐立不安,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焦慮,兩只手全是汗,心里擔心第二天的考試??荚嚂r過分緊張,不能正常發(fā)揮。盡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誡自己,不要慌,但一到考場卻總是心神不定。有時***自己鎮(zhèn)靜下來,做深呼吸放松一下,也可以答題,可維持不了多長時間??荚嚭?,自己調節(jié)一下,也慢慢可以放松?,F在要參加中考了,害怕自己這樣下去,到中考時發(fā)揮不好。到醫(yī)院去做了檢查都是正常的。我感到很痛苦,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
3.觀察和他人反映

咨詢師觀察到的初步印象:求助者語調柔和,語速緩慢,語言表達思路比較清晰,反復提到“要是考不上怎么辦呀”,“我媽媽說考不上會讓她很丟人”。放在兩膝之間的手不停的搓來搓去,眉頭緊鎖,表現出心事重重的樣子。

教師反映:學習成績一向很***,一直也很努力。近一個月來,考試次數增多,考試成績不斷下滑。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,下課很少跟同學們交流。考試時表現異常煩躁,一會兒看表,一會兒擦汗,多余動作增加。

父母反映:女兒從小就很聰明,也很聽話,從小學到初中,成績一直很好,受大家贊賞。***近回家后,脾氣特別大,總是吃不下飯,而且經常失眠。***近每當考試前,總說自己緊張,心跳很快、頭暈,手心也出汗。

二、分析與思考

(一)根據臨床資料的搜集,該求助者目前精神、身體和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(tài)為:

1.精神狀態(tài):注意力不集中,情緒不穩(wěn),脾氣暴躁,焦慮痛苦;

2.身體狀態(tài):根據***近一次的體檢報告顯示無軀體異常情況,缺乏器質性病變依據;

3.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(tài):有努力學習的愿望,學習成績不斷下滑,學習效率下降。與同學交往減少,與父母缺少溝通。

4.心理狀態(tài)評估:總體心理健康狀態(tài)較差。

(二)病因分析

1.生物學原因:無軀體疾病引發(fā)心理問題的情況。

2.引發(fā)心理問題與行為問題的認知因素:

A.不合理信念——

我必須考好,這樣媽媽在學校才會有面子。

我必須每次都考好,這樣中考才能考好,才能考上一中。

只有考上了一中才能考上個重點大學,才能為學校爭光。

B.對現實問題的誤解和錯誤評價

我若考不了好成績,父母會沒面子,會怨恨我,老師同學會瞧不起我!

C.期望水平:求助者的父母對她的期望水平很高,她也接受這種期望,對自己的要求很高,動機過強。中考臨近,考試次數增多,因過分擔心每一次考試,心理壓力過大,緊張焦慮,導致學習效率差,失眠,更加緊張、焦慮.....于是就陷入到惡性循環(huán)中了。

(三)社會性原因

A.生活事件——中考前考試頻繁

B.生活環(huán)境——父母老師過高的期望。要求過于嚴格。

三、咨詢師建議

(一)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:中考臨近,壓力過大,過分擔心成績,繼而出現緊張、焦慮、睡眠障礙等癥狀。引起該求助者癥狀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外界的一系列壓力(包括父母的某些言行)和過分強烈的自我期望以及對考試的錯誤看法。從本質來講,并不是壓力直接導致焦慮,而是外部的應激通過求助者自身的認知、態(tài)度和信念作為媒介才出現不同的情緒反應,而這些或消極的情緒又影響了學習的狀態(tài),考場發(fā)揮的好壞作為一種反饋又反過來影響認知和情緒,從而形成惡性的循環(huán)。這樣看來,戰(zhàn)勝學習焦慮不僅要靠父母給減壓及自我減壓,更重要的是調整和修正對于學習考試的認知和態(tài)度。因此,對該求助者應采用理性情緒療法,通過影響求助者對考試的認識和評價,使學生對考試獲得一種現實合理的態(tài)度,進而對“面對考試”這一情境產生控制感。

(二)經過一段時間的咨詢后,緊張的焦慮情緒會得到緩解,為確保平時能夠正常學習,可以選擇系統脫敏法,讓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慮,對引起焦慮的情景逐級脫敏。

具體方法

1.理性情緒療法

(1)討論與考試焦慮相關的問題,使其認識到考試焦慮是正?,F象;了解“我的想法決定我的情緒反應”;了解“同一事件,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,而不同的想法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”。

(2)記錄引發(fā)自己焦慮緊張的情境、想法和情緒。當注意到你的情緒不能使你正常學習時,問自己現在頭腦中想什么;如果你的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并有這個思維,你會對她說些什么?并盡快記下:

時間    情境   思維   情緒   適合的反應   結論

(3)練習自我放松訓練

學會自我暗示放松,進行呼吸放松訓練,使用呼吸放松練習和自我暗示法,并記錄暗示前后情緒變化。

(4)分享求助者合理信念,與不合理信念辯論,采用咨詢師直接提問的方式,通過辯論,不僅要使求助者認識她的不合理信念,更要使她學會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信念,當求助者對這些信念有了一定的認識后,咨詢師要及時教育和鼓勵

(5)求助者體會情緒的變化繼續(xù)記錄焦慮情緒下的想法,分辨是否合理,如果是非理性,加以駁斥,說明緣由,再記錄下駁斥后的焦慮感受。

(6)咨詢師幫助求助者理解和體會積極想法的重要作用,了解什么是積極自我對話,學會如何轉變消極思維;

(7)進一步鞏固非理性想法的分辨和駁斥,同時進行轉變的實踐操作;

2.系統脫敏法

(1)建構焦慮等級,讓求助者把引起焦慮的事件列一個順序,從引起的***小的焦慮到***大的焦慮,***小的焦慮是0,***大的焦慮是50由輕到重排列如下:

編號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焦慮程度           事件

     1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          班內小測驗

     2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          平時小考

     3            30          中考前摸底考試

     4            40          學校模擬中考考試

     5            50          想象正在進行中考

(2)系統脫敏

從引起恐懼***小的項目開始,先采用“自然”的情景給求助者訓練以增加信心,讓其躺在舒適的沙發(fā)上,告訴求助者:想象在教室里,很靜,老師出了幾道題,進行小測驗。當得到想象時,要求求助者進行放松,然后指導其停止想象,繼續(xù)放松,報告其在想象那個情景時體驗到的焦慮,如果有必要可以重復幾次,直到求助者報告焦慮很輕的時候再進入下一級別的訓練。如此逐級而上,***后指導求助者對中考的刺激脫敏。

技能訓練:自信訓練(整理和建立起自己幾個強有力的自我聲明),不斷自我強化放松訓練,提高求助者應付焦慮情緒反應的能力。讓家長配合,可以多花點時間與她溝通,聽她訴說自己的擔憂,對于考試失敗給與理解與支持。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。給孩子創(chuàng)造輕松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

四、心理學知識鏈接

理性情緒療法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,改變人們的非理性觀念,以幫助他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。它的核心理論是ABC理論,其主要觀點是強調情緒或不良行為并非外部誘發(fā)事件本身引起,而是由于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造成的。在ABC理論中,A代表誘發(fā)事件(activating);B代表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、解釋及評價,即信念(beliefs);C代表繼這一事件后,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(consequences)。一個人產生過度的負性情緒如焦慮,不在于遭遇的事件本身,而在于他對事件的解釋和認識。認識和情緒息息相關,所以可以從認知入手緩解等負性情緒如焦慮。